导读:当下,从国内到海外,从产业链到资本圈,从商用车到乘用车,自动驾驶汽车风头正盛。自动驾驶正加速从实验室的“幕后”走向真实场景落地的“台前”,而在汽车行业,自动驾驶率先在商用车行业落地已成为了行业共识,尤其去年以来,资本持续涌入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这无疑给自动驾驶商用车产业化带来曙光。
一、万亿市场开新局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以及一众乘用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风头”,明显盖过商用车。而事实上,一直以来,商用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领域。
相比于乘用车,商用车的行业痛点使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商用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成本、效益无疑成为推动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随着油价的高位运行、司机群体老龄化以及物流行业的低价“内卷”竞争,物流行业存在着成本亟需进行优化的现实困境,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是载货场景的主要落地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被看作是弥补司机用工缺口、降低司机工作强度、提升司机舒适度、增强道路安全性和助力行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也成为商用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亿欧智库曾测算,预计中国干线物流重卡保有量在2030年将达到627万辆,届时,自动驾驶干线物流的潜在经济效益将达万亿元,除此之外,矿山、港口、环卫、无人物流车等细分赛道,也有千亿元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也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有序发展。在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实现规模化应用。同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相对封闭和末端物流配送领域开展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并在做好风险评估和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广到公路货运、城市配送,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物流运输体系。
此外,《雷竞技bet汽车技术路线图2.0》还为货运车辆和客运车辆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在货运车辆方面,2023年前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客运车辆在2025年前后实现限定场景有条件自动驾驶,包括快速公交、限定场景自动驾驶封闭区域的接驳等。
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万亿空间的大门已打开,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的吸引下,商用车自动驾驶赛道新老玩家云集,并纷纷加快在干线、矿山、港口、环卫、末端物流等场景的布局,以期抢占商业化落地的先机。这其中,不仅集结了百度、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还涌现了以图森未来、智加科技、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蘑菇车联、主线科技、宏景智驾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更不乏以宇通客车、一汽解放、上汽红岩、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为代表的传统商用车企业。此外,以满帮、狮桥、G7、安能为代表的物流平台,也积极通过投资与合作的方式,试图在自动驾驶领域分一杯羹。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智加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容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运输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商用车自带生产工具的属性,如果能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降本增效,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干线物流场景的应用,将带来巨大价值。因此,从技术上说,商用车和自动驾驶结合,可实现“1+1>2”的效果。
二、各路选手抢占技术高地
不过,即便坐拥万亿市场,技术、安全、政策法规以及商业化问题依然是摆在自动驾驶企业面前的现实困境。
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应用场景复杂多样,自动驾驶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具体而言,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因为乘用车、商用车应用场景不同,所以算法逻辑也不尽相同。”容力表示,对于乘用车来说,在城市道路运行较多,识别红绿灯、行人等功能是首要考虑因素。而商用车多聚焦在干线物流等领域,其遇到的挑战更多来自于高速公路路况,并且商用车的总重量较大,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在空车和满载时的情况差异也很大,这也导致了商用车与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算法逻辑不同。
“技术,尤其是安全技术,是自动驾驶商用的关键,因此,持续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技术,以达到商业化运营的要求是当务之急。”对此,宇通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部部长任永利也表达了相同看法。
在技术方面,商用车的探索亦未曾止步。“以宇通为例,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中,宇通致力于持续提升产品的功能安全、性能安全等。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2000多个封闭场所的测试场景和数千个模拟系统的测试场景,以更好地掌握自动驾驶产品的运行操作行为、乘坐体验以及安全性。”任永利说,比如针对“传统电子系统可控性差、系统感知及定位精度差、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网联化有待提高”等行业难题,宇通采用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的模式,重点突破多域电子电气信息架构、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高精度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和仿真及数字孪生六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化能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今后,宇通还将持续提升已有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技术,优化自动驾驶性能,最终达到商业化运营的要求。
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的实现还需要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车载计算平台开发商、出行服务商、供应商等多方主体的参与。过去几年里,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动驾驶的各路玩家纷纷引进生态合作伙伴、延伸产业链,一级供应商与整车厂牵手共同参与到这场行业变革洪流之中,加速自动驾驶产品落地。
据了解,2020年,宇通战略投资文远知行,通过跨界合作,进一步强化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次年,宇通新一代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批量下线,标志着宇通全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已具备工业化研发及批量生产能力。除此之外,“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与 Navistar及 Traton合作制造专门的自动驾驶半挂卡车,计划于 2024 年推出定制化车型。智加科技与一汽解放合作,在2021年7月小批量生产了J7前装车规级L3级自动驾驶重卡。
三、谁将拿下产业化赛点
自动驾驶浪潮席卷,自动驾驶商用车的下半场赛事已然开启,对于赛道上的各路选手而言,在这场自动驾驶的角逐中,产业化落地无疑成为“赛点”。
“目前自动驾驶车辆推广还是以示范应用为主,但其商用化进程正在加速。”任永利表示,此前,自动驾驶车辆的示范应用主要由政府牵头,汽车生产企业、公交客运企业等多方参与。随着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公交客运企业对自动驾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特定路段或特定时间等场景下,公交客运企业期望通过自动驾驶车辆更好地解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而在商用车自动驾驶发展的道路上,前装量产被认为是重要的门槛。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黄刚认为:“我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我们拥有技术率先应用落地、实现智能化创新发展突破的重大机遇。这个过程中,前装量产是必须要跨越的门槛,以满足自动驾驶产品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从而实现规模化的市场投放。同时,通过量产项目也可以加速促进行业的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拉动整个商用车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降本增效。”他说。
不过,在量产落地的过程当中,盈利与商业模式也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对于自动驾驶企业而言,前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高额的销售管理成本,但与此同时,自动驾驶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却仍在摸索之中,且存在诸多未知的变量。这也是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壁垒,对于企业而言,更需要找到成本和安全之间的平衡点。”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邵元骏表示。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