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智能驾驶是引起许多人关注的话题。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汽车的角色正在从“出行工具”蜕变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初至今,智能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超过50起,投融资金额近1000亿元,已达到历年最高值。伴随数字科技、智能硬件的发展,出行生活体验的智能化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在一个全新的产业图景到来之际,我们该如何为拥抱它做好准备?
2021年11月19日,在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探讨了在新出行领域,如何以科技创新赢取下一个时代。
我们特地整理了部分精彩观点,通过王传福对市场、机遇等5个角度的新看法,窥探未来新出行的发展。
核心观点:
1、电动化迎来天时、地利、人和,预计到2022年底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35%。
2、在这场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产业链一定会重构。包括很多产业,电池代替了发动机、电子代替了机械等。
3、在行业变局中,战略方向非常重要。
4、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经过不断的淘汰,最后可能只剩下三五家。
5、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6、中国是未来全球最具有竞争的电动车市场。不出新牌,就会死掉。
一、怎么看绿色出行、智能出行的市场发展状况?中国市场又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王传福:新出行、绿色出行,都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主题。
绿色出行的前提,是有一些资源上的配置。特别在中国,中国石油进口达到72%,我们的交通消耗用油量占70%以上,资源是有限的,再加上“双碳”战略,一系列的因素让我们的出行必须有所变革,这种变革会让我们的出行更绿色,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当下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必须要变革,这种变革就是交通的电动化或者说汽车的电动化,对当下中国来说更加紧迫,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绿色出行显得更加有战略意义。
说到中国“双碳”战略、气候变化等等承诺,环境环保意识增加,电动车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1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才5%-6%,逐月在升高,上个月已经接近20%了,20%是什么概念?是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里到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到20%左右的目标。我们提前四年完成了电动化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看,老百姓也很喜欢绿色出行,也很喜欢电动车这个产品。
今天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具备了加速电动化的条件。
天时:全球的气候变化、“双碳”战略,这就是天时。
地利: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越来越超越同级别或者同价位的燃油车。以前说新能源车只是在某些性能上比燃油车有很好的领先,今天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方方面面的性能全面超越了燃油车,比如平顺、静音、使用成本、智能化就更多了。现在中国车企包括比亚迪、造车新势力,提供新能源车的产品全面超越了传统车。
人和:从数据可以看到,新能源车的增长速度今年可能达到330万台,去年才130万台车。原来说70%的增长率,今年达到200万台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今年要到330万台,节节升高,每月都创渗透率的新记录。我们老百姓用购买来投票,他们喜欢新能源产品,也喜欢绿色出行。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当然,这也是一百年的汽车工业即将发生一场变局或者革命。
比亚迪基于长期的坚持,正好赶上了这个风口。比亚迪在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我们经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准备,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全面爆发。
我估计,未来几年也是一样,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超想象。今年从年初到年尾,每月增长一个多点,从年初的5%,估计年尾到20%,差不多增长了15%。新生事物的增长从来不是等比例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的保守估计,明年年初肯定在百分之二十几。如果再增加15%,到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规划。
这就是我们说的,市场到了,机会也到了。挑战和机会是并存的,我相信,未来绿色出行的大势不可逆转,而且步伐越走越快。
二、未来会重塑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技术是什么?在汽车的创新链条中,未来五年会释放很大潜力的又是什么样的环节?
王传福:汽车不同于一般产业,在制造业里算最大,能和房地产并肩的产业,GDP约占全国的10%,甚至更高。包括商用车在一起,差不多2500万台销量每年,还有上下游、后市场等等,差不多十几万亿,占了中国GDP超过10%。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是制造业,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
在这场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产业链一定会重构。包括很多产业,电池代替了发动机、电子代替了机械等。 重构的规模非常大,电动车确实是一场大的变革,很多核心完全变了,供应链也要重新重构。电池占了汽车成本的30%-40%,这个产业链必须要构建起来,现在是供不应求。电池需求突然之间爆增,这是巨大的机会,也是挑战。
产业链重构还有一个大的就是半导体。半导体,消耗很大,按照面积计算,一个八寸的,也就做两三部车,还要满足智能化需要。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对半导体的需求更大,需要很大的算力,涉及到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大量消耗半导体,包括它的规模、需求、种类等。
电动车代替燃油车以后所带来的巨大供应链体系重构,给我们投资者、广大朋友带来了机会和挑战,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比传统车对半导体的需求大了5-10倍。今年汽车缺芯,原因是众多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电动车增长很快,一台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可能是5-10台燃油车的需求。业界没有准备好,这样就出现了芯片供不应求。因为缺芯,今年全球汽车工业可能少七八百万台车,这就是汽车变革带来的产业链重构。
三、汽车行业来说,智能汽车对半导体行业来说可能不是特别大的市场,能够有足够的需求让他们对这方面做出及时的布局吗?
王传福:智能电动车对半导体的需求非常大:一个是驱动性的芯片,需要大量的IGBT,一个是智能驾驶用的AI高算力芯片。这两种芯片加在一起,半导体的需求是巨大的,供不应求,造成汽车缺芯,造成产量下降。 十几年前我们就看到电池的机会,比亚迪坚持投入,布局了很多,像作为电动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的电池,再加上电机、电控,再加上供应链半导体。我们在2008年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企业,后来变成了比亚迪半导体,专门给车载用的IGBT厂,在2008年就开发出车用IGBT。我们在电池方面投入也很大,即使大,今年也出现了供不应求,因为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中国人在新生事物转换的时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来的快。比如,早些年黑白电视被彩电替代,当时中国在4-5年的时间就完全被替代;欧洲也同样出现彩电代替黑白电视,但欧洲花了差不多近10年时间才慢慢转化。那时候,我们中国还算比较穷,虽然穷,但是追求新生事物的更迭方面丝毫并不慢。
再说手机,今天的5G代替昨天的4G,差不多也就一年半的时间,大部分都已经换完了。这两个行业的转变完全是靠商业的行为,但是汽车的更迭不一样,有双碳战略、气候变化,还有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等等。
我相信,未来汽车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换速度远超预期,比亚迪做了充分准备,充分意识到,一旦成熟,转换速度可能3-5年就大变天。在3-5年里,我们如何抓住机会,有没有产业链,产能、技术在变革中如何抓住,这是非常重要的。
要把握住方向,特别是电池的投入。社会并不缺钱,但是怎么投入、投到什么方向,到底是三元电池、还是磷酸铁锂,到底是硬包电池、还是软包电池。很多种方向,只要走错一个方向,可能一百亿的投资就打了水漂。只有长时间投入、长时间研究、长时间跟踪,才能抓住、摸索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才能找准方向,让投资能够获得回报。
在行业变局中,战略方向非常重要。大家都认为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这肯定没错。100亿的投资,三年四年时间,风险太大了,这就需要有很好的技术,让管理者更加清晰、更加聪明、更能看准方向。
比亚迪这几年把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方向,都做了很好的布局:我们今年推出的DM-i超级混动,现在市场供不应求,累计未交订单有20万台,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中国仍然有60%的家庭是无车家庭,无车家庭买纯电动车,其实难度很大,压力也很大,比亚迪推出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插电式混动,解决了里程忧虑。这个产品推出以后,正好满足了家庭第一部车的购买者。这些方向的把控也是企业必须要做的,特别是投资。
四、在智能出行、智能汽车的新赛道里,因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拥抱速度,您觉得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机会?在这一轮革命中,中国是不是有可能真正站到世界最前沿?
王传福:这是显然的,中国无论是从家电也好,通讯也好,工程基建也好,包括太阳能产业,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站到世界前沿。
因为国内市场相当于一个大的操场,在这里面可以拼命的操练,和国内市场也是竞争,在竞争中不断的脱颖而出,这样会有一身武功。一旦走向全球,武功也是很高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一定会培养出世界级的企业,一定会培养出世界级的技术。
中国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培植出中国的超级品牌,同时培育出一批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我们硅、太阳能电池等方方面面的材料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太阳能领域还算比较小的领域。
玩家还是有的,但不是那么多。电动车集合很多企业资源,包括做手机、平台、传统汽车、造车新势力,这么多资本、精英进去了。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经过不断的淘汰,最后可能只剩下三五家,可想而知,需要的武功甚至要比太阳能的武功还要高。有这样武功的人要走向世界的话,威力就不言而喻,比当今太阳能的威力还要大。因此,中国电动车产业造就一批企业,造就一批技术,这些技术一样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五、未来的出行形态是怎样的?
王传福: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竞争会产生繁荣,中国是未来全球最具有竞争的电动车市场,因为这种过剩,才产生强烈的竞争,因为这种竞争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我相信,智能出行和电动化两个合在一起,潜力会非常大。因为竞争充分,我们必须要标新立异,必须要创新,不出新牌就会死掉。
怎么出新牌?创新。每个企业都削尖了脑袋要创新,中国未来汽车的智能化一定处于全球的前列,因为太竞争了。这样的话,绿色、电动化和智能化叠加,就形成中国未来巨大的产业,绿色出行,而且一样会走向全球。
雷竞技中国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