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印发了《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按照“减煤、控油、增电、稳气、推广新能源”总体思路,到2025年,力争终端能源电能消费比重达到49.5%、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18%、氢能等其他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清洁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8.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5%。
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方案》提出
成都将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发展
推进燃煤发电机组环保和节能改造与转型
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绿色输配电网建设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规划新(增、扩)建6个500千伏输变电项目、25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和73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实施一流配电网建设改造三年行动。
成都还将探索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到2025年,建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5座以上;推动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成都大林环保发电厂等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新增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
构建布局合理的加氢供应网络
成都将结合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市域加氢站规划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CNG加气站转型为加氢站,支持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增加加氢功能,鼓励建设油电氢综合能源站。到2025年,规划建设各类加氢站30座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的加氢站供应网络。
加快城乡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成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形成全域覆盖、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网络。推进绕城高速高压输储气管道工程、平桥门站、天府新区科学城门站等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城镇燃气管道100公里。到2025年,绕城高速高压输储气管道、成都LNG应急调峰储配库(一期)等项目投运,新建改造城镇燃气管道400公里。
持续推广重点领域电能替代
《方案》提出
成都将加大力度持续推动
生产制造、农业生产、商业餐饮
家庭电气化等领域电能替代
到2025年,电能替代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
生产制造领域
成都将按照“能改尽改、应退尽退”的原则,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落后产能淘汰、污染物深度治理等方式,大力推进成都87台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四环路(绕城高速)内新上锅炉应全面使用电锅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锅炉“气改电”,并鼓励生产车间推广使用电蓄冷空调。
农业生产领域
成都将持续推广茶叶杀青、烘干等环节的锅(窑)炉设备采用电热式、热泵、微波式杀青(烘干机)等电气设备替代。
商业餐饮领域
成都将持续在城市综合体、商场、高等院校、医院、办公楼宇、酒店、社区商业等推广电蓄冷、电锅炉、热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对采用电厨、具有条件的烘培店、火锅(汤锅)店单独装表计量,并新建独立户号,消除转供电中间加价环节。
家庭电气化领域
成都将全面推动家庭电气化,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在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鼓励推广使用电磁灶、电热水、微波炉、电饭煲等电炊具替代厨饮散烧用煤(柴)。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方案》明确
成都将全力构建绿色低碳的
新能源交通服务保障体系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成都将积极发展轨道交通,优化交通领域能源消费结构。到2025年,新增轨道交通运行里程200公里以上。
推广新能源汽车
成都将积极推进市和区(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交、巡游出租、网约、分时租赁、物流、环卫、混凝土和渣土运输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氢能化,新增(含更换)公交车、网约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
成都将鼓励引导本市新增或者更换的公路及旅游客运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4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累计达到60万辆。
建设充(换)电设施
成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充(换)电站(桩)、提供公共服务,规范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建设20%比例,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实施“统建统管”模式建设个人充电桩。到2021年底,成都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200座、充电桩5.8万个;到2025年,成都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以上。
来源:蓉城政事